
三文治式錶盤
夜光設計的演進
從1938年秋季開始,義大利皇家海軍對潛水腕錶的需求日益增加,而沛納海提供的「Radiomir」也逐步經歷了一連串的改進。在那幾年,最主要的革新在於錶盤的構造。錶盤最初是由單個盤片組成的,其上鐫刻標誌和數字,之後填充自發光塗料。隨後,「三文治」式錶盤誕生了。為了達致最佳光亮度,沛納海設計的錶盤一開始便由三個部分組成。上部盤片經過鑽孔加工,而密實的下部盤片則覆蓋夜光物質(最初是Radiomir,後來採用Luminor)。上部盤片和下部盤片接合時中間插入透明的Perspex®有機玻璃圓盤,從而完美地保護其中的發光塗料。這樣,錶盤便可容納大量發光物質。腕錶如此明亮,以至於在執行夜間行動時,水下突擊隊員有時候不得不以泥漿或海草來覆蓋錶盤,以免暴露自己的行蹤。這款三文治式構造又經過進一步的調整,現在僅由兩個互相重疊的薄片組成。為了達致最高的光亮度和最佳的長期耐用性,現在沛納海採用由特別高效色料構成的瑞士A級Super-LumiNova®夜光物料。